近日

反映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历史的

民族史诗话剧

《澜沧水长》在云南省大剧院演出

现场座无虚席

演出现场 周灿 摄

话剧还原了1950年

中国人民解放军民族工作队

深入澜沧江畔村寨

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帮助

并动员各族代表进京

参加国庆观礼的历程

召存信的台词令人振奋

1950年9月5日

我们起程了

就像一首民族史诗转折的一章

它是澜沧江两岸各族人民从千百年

原始、封闭、落后的黑暗中

走向新生活,走向新世界的开始

演出现场 周灿 摄

演出现场

伴随“大河水从哪里来”的歌声

“剽牛”仪式上震耳欲聋的鼓声

各族群众热烈的欢呼声

“喝酒”“喝咒水”……

各族代表立下石碑、写下誓言

让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的整体形象

愈发清晰

演出现场 周灿 摄

“让我感受到了云南各民族之间

深厚的情感纽带

和共同的文化根基”

一位观众这样评价

演出现场 周灿 摄

时光荏苒、岁月流转

誓词碑上

“一心一德,团结到底”的字迹

熠熠生辉

75年的砥砺奋进中

云南最为亮丽的篇章之一

就是传承和弘扬誓词碑光荣传统

始终保持民族团结进步

边疆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

演出现场 周灿 摄

在党的领导下

云南各族人民

摆脱了贫困、走向富裕

摆脱了封闭、走向开放

摆脱了落后、走向进步

打印页面 | 分享到: